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回主選單
    • 最新文章
    • 新生兒保險指南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 理賠爭議實例
    • 保戶自學系列
    •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 理賠共學團
    •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最新文章 新生兒保險指南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理賠爭議實例 保戶自學系列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理賠共學團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理賠共學團 (7)
  • 保戶自學系列 (12)
  • 必讀精選 (12)
  • 理賠爭議實例 (29)
  • 沛穎漫談 (5)
  • 從判決看人性 (3)
  • 新生兒保險指南 (1)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系列
  1. 首頁
  2. 部落格
  3. 體外震波碎石術居然被拒賠了!為什麼曾經有過結石就不理賠呢?

體外震波碎石術居然被拒賠了!為什麼曾經有過結石就不理賠呢?

2022 Jan 16 理賠爭議實例
內容目錄
  1. 拒賠函寫了什麼?
    1. 拒賠函內容白話文翻譯
  2. 案件緣由
    1. 體外震波碎石術的治療過程與後續
    2. 曾經有過,但已痊癒
  3. 已在疾病與舊疾復發的差異
  4. 如何認定疾病「已痊癒」?
    1. 評議中心對於「已痊癒」的看法
    2. 延伸思考:實務上會面臨到的問題
  5. 理賠金入袋
  6. 結語

老高平時工作繁忙,飲食不太健康,前陣子突然腰痛難耐,只好掛急診入院治療,原來是老高的左側輸尿管有結石,醫生就照一般常規的處理方式-「體外震波碎石術」來替老高處理。

體外震波碎石術只需門診就可處理完畢,是個很基本的門診手術,也算是很常態性的手術,照理來說在保險理賠應該沒有問題才是,但老高卻在理賠申請上碰壁了,因為保險公司說老高在投保之前就曾經有過輸尿管結石了,所以這次的輸尿管結石跟之前的有關係,所以不理賠。

透過老高的實際經歷,大家一起來釐清一下什麼叫「已在疾病」與「舊疾復發」的差別,這項拒賠理由也很常被保險公司拿來使用,若我們本身無法搞懂這二者的差別,就可能無形中被保險公司沒收理賠金,白白損失自己的權益了。

拒賠函寫了什麼?

拒賠函內容白話文翻譯

這次理賠原因:左側輸尿管結石 腎水腫

投保之前有過:輸尿管結石 腎積水

因為都是輸尿管結石,連帶腎也都有狀況,因此有因果關係,所以不用賠哦,啾咪~

我個人覺得這實在是很巧妙的寫法,乍看之下會以為很有道理,不理賠是應該的,但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可以來照樣照句一下:

(1) 這次腸胃炎申請理賠,在投保之前也曾經有過腸胃炎,所以這2個腸胃炎有因果關係,所以不用賠哦~

(2) 這次骨折申請理賠,在投保之前也曾經有過骨折,所以這2個骨折有因果關係,所以不用賠哦~

(3)這次拔牙申請理賠,在投保之前也曾經有拔過牙,所以這2個拔牙有因果關係,所以不用賠哦~

有沒有覺得怪怪的,如果都照這樣的邏輯,那麼不就代表「只要曾經發生的疾病,在投保之後若又發生」就一律不予理賠了?

不是什麼都可以套上因果關係,也不是套上因果關係就可以把兩者牽連在一起,然後硬說他們有關係,又不是八掛周刊,專門看照片就可以編出一整套故事,該保險公司這樣的拒賠寫法真的滿令人不齒的。

案件緣由

先來釐清一下整個事件的時間序,會更清楚整個事件的全貌

從上圖中可看到,保險公司所謂的投保前曾經有過輸尿管結石是在105年的9月,然後在隔了3年多之後才進行投保,所以現在保險公司就用這一個紀錄來拒絕老高這次的理賠。

體外震波碎石術的治療過程與後續

從醫院的衛教資料可明確知道:

1.體外震波碎石術大多人只需要施行一次即可,少部分人需要施行二次以上

2.手術後需要有完整的門診追蹤(拍攝X光檢查)以確保結石均已排出

曾經有過,但已痊癒

審視老高在105年9月的輸尿管結石病歷,是有持續門診追蹤到105年的年底,後續就再無相關結石的就醫紀錄了,因此我們可認定老高於105年9月的輸尿管結石在經過治療後,已經痊癒(沒有結石了,且還有X光檢查報告可佐證)。

之後隔了3年多後的投保,接著這次109年7月才又因輸尿管結石就醫,這次的就是投保之後「新產生」的輸尿管結石,當然在保險公司的理賠範圍內,但保險公司卻硬要將105年與109年的兩次輸尿管結石給扯在一起,然後說這樣不理賠,是非常沒有道理的。

已在疾病與舊疾復發的差異

保險法上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名詞解釋與定義,保險法只有在第127條中出現一個「已在疾病」,實務上保險公司很容易把「已在疾病」擴大為曾經有過的疾病,造成很多的理賠糾紛,但這其實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以老高的案子來講,他的確有過輸尿管結石的病史,這是個事實,但在投保保險的當時,這個(105年9月)輸尿管結石早就痊癒了,這也是個事實,只是在投保之後,又出現輸尿管結石就醫治療,這是屬於全新的病況。

用下面這張圖讓大家更清楚這兩者的差異:

只要沒有分手,都是屬於交往中,是歸類在「已在疾病」的範圍內。

這邊的另一個重點是:你自己片面分手不叫分手哦,很多朋友會把沒去回診當作痊癒,明明醫生叫你要固定回診追蹤的,但自己卻任意決定不去,以為這樣就不會累積就醫紀錄,然後在投保時的要保書內的健康告知欄上可以勾「否」,嗯…….只要的確不在告知範圍內的,要勾「否」,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這個疾病還存在著,這是個事實,並不會因為在健康告知欄上可以勾「否」,就會變成不存在,該疾病一樣不在理賠範圍內的,大家一定要釐清這個觀念。

分手,確定跟這個疾病已經分手成功,是需要有醫學上的資料可佐證才行的,絕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哦!!

如何認定疾病「已痊癒」?

要能提得出來醫學上的資料可佐證,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另外這邊提供評議中心的看法,供大家作為日後有需要跟保險公司爭論「疾病已痊癒」時,可作為相關的補充資料。

評議中心對於「已痊癒」的看法

從這篇評議文,大致上可以得出一個脈絡,就是:

1.急性發作的疾病

2.短的就醫次數

3.後續無再就醫的紀錄

以上,可視為已痊癒。

我們把老高在投保之前的(105年9月)輸尿管結石套進來,完全可以符合這樣的脈絡。

延伸思考:實務上會面臨到的問題

所謂的「已痊癒」,是指要到什麼程度才能被認定?

老高的輸尿管結石是一個相對好證明已痊癒的疾病,但若換成別種不好證明的疾病時,又該怎麼辦呢?

例如:有乳癌病史十年,每年回診追蹤都良好,醫療檢驗報告也顯示體內已無癌細胞,這樣算是「乳癌已痊癒」嗎?

此時很容易出現兩派說法:

(一) 體內都沒癌細胞了,就是個健康的人,當然已經痊癒了

(二) 都還要固定回診追蹤就是還沒好啦,真正的好了就是不需要再回診了,而且也可能不是沒有癌細胞,是現今的醫療設備檢查不出來啦。

也就是說,在醫學的角度上,某些疾病或許一輩子都不會有所謂的「痊癒」這天,這些疾病最好的情況就是維持現況,我們只能跟它和平共處,但它就是不會好。

理賠金入袋

採用了上述的論述主軸,及我方提出的醫療文件佐證,保險公司後續除了依約理賠外,當然這段拒賠期間的延滯利息也是要照算給老高的。

結語

老高的案例是很常見的,只要是可以被治癒、且在痊癒之後容易復發的疾病,都有很高的機率被拒賠。

保險公司都是用類似的想法(曾經有過=已在疾病)來當拒賠的理賠,但只要我們自己能明確理解這中間的差異,就不會被白白沒收理賠金了。

在看了此篇之後,你有想到那些類似的疾病可以套入的呢?或是周圍有人就曾經有類似的情況而被拒賠呢?都歡迎私訊來跟沛穎討論。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媽媽必讀一】前胎剖腹所以這胎也得剖腹的三種理賠爭議

【理賠爭議實例】靜脈區張手術被少賠了!給你2個思維抓出少賠的手術理賠金

【不走鐘的初衷】冰冷很容易,但維持熱情才值得鼓勵

【從判決看人性】別人牙齒斷了,卻向我求償,該怎麼辦?開店老闆必備的二種責任保險

【個人品牌的起點】利他才是最好的生意

痔瘡好了又長為什麼會被拒賠?已在疾病與既往症又該如何分辨?

聯絡我們

COPYRIGHT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