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回主選單
    • 最新文章
    • 新生兒保險指南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 理賠爭議實例
    • 保戶自學系列
    •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 理賠共學團
    •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最新文章 新生兒保險指南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理賠爭議實例 保戶自學系列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理賠共學團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理賠共學團 (7)
  • 保戶自學系列 (12)
  • 必讀精選 (12)
  • 理賠爭議實例 (29)
  • 沛穎漫談 (5)
  • 從判決看人性 (3)
  • 新生兒保險指南 (1)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系列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理賠爭議實例】做了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理賠時卻被少賠了,舊保單遇上新式手術的困境

【理賠爭議實例】做了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理賠時卻被少賠了,舊保單遇上新式手術的困境

2020 Oct 01 理賠爭議實例
內容目錄
  1. 診斷書內容解析
  2. 手術比例與理賠明細的差異
  3. 理賠人員說法
  4. 溝通角度切入
  5. 理賠結果
  6. 結語

若來個「哪個醫療險險種市占率最高」的普查,第一名應該是終身醫療無誤,作為國人最愛買的醫療險,在過去的20多年始終是國人入手的第一張保單,從沒有健保的年代到有健保的年代,始終熱賣,藉由業務員們口中傳遞著「保費有去有還、沒用到當存錢有用到給你錢沒用完退你錢」的推波助瀾下,醫療險就是要買終身的,是個如呼吸空氣般自然的深入人心,就跟搭手扶梯時都要站右邊一樣,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但也沒人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要這麼做??

終身醫療險有它的黃金時代,在那個醫療費用大多支出在住院費與手術費時,終身醫療的給付內容如同個塞子將這2個大筆支的財務漏洞給堵住了。但歲月是把殺豬刀,它從來不等人,它只會一直往前走往前走,若你稍不留意就會被丟下了,終身醫療險的致命傷就是不會變,無論時間如何無情地往前走,終身醫療在你投保當下腳就麻了不能走,導致醫療技術一直進步的時候,終身醫療卻無法更新,這中間衍伸出了相當多的理賠爭議。

本案件的苦主是阿美,她在92年時投保了A公司的終身醫療險,每年保費約2萬5,阿美於104年進行腹腔鏡子宮肌瘤的切除(相關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可見此篇:新式腹腔鏡連續型縫合法子宮肌瘤切除術),在收到理賠金時並無多想便隨手將資料留存,直到今年申請保單補發時,才仔細的對照了條款與之前的理賠明細,阿美覺得好像怪怪的,便來詢問沛穎,我仔細看了阿美所提供的資料,很遺憾的跟她說你被少賠了。

診斷書內容解析

 

首先,先來看一下阿美所做的手術(見下圖)

腹腔鏡切除子宮肌瘤診斷書
腹腔鏡切除子宮肌瘤診斷書

診斷書上明確的列出以下重點:

(1)104年9月29入院~104年5月2號出院,共住院4天 (屬於理賠項目)
(2)進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
(屬於理賠項目)
(3)104年5月8號與14號回診,共門診2次
(不在理賠項目內)

手術比例與理賠明細的差異

阿美所投保的終身醫療險理賠項目為住院與手術,並無門診,因此理賠金會是(住院4天 手術)的總和,住院的部分很明確,沒有問題,但在手術金的部分就怪怪的了…

從診斷書上所記載的手術與手術表相對照,可得出手術給付比率為87%

手術表上對照項目的手術比例
手術表上對照項目的手術比例

可是理賠明細表上面的手術比例卻是..(見下圖)

原有理賠明細單上的手術比例
原有理賠明細單上的手術比例

87%  vs  62.5%

這中間是出了什麼事??

理賠人員說法

經去電給理賠科後,所得到的回應是:


「因為不是用傳統刀做子宮肌瘤切除,而是用新式手術(腹腔鏡),故手術比例調整為62.5%」

稍等一下…,大家這邊有發現奇怪的點了嗎…..

(1) 為什麼用新式手術反而會讓手術給付比例下降?
(2) 保單條款內並無此寫法,手術表也無此規定
(3) 按照這種邏輯那為何保費沒有跟著下降??
(4) 保戶用新式手術反而要被處罰??

溝通角度切入

沛穎在這邊提供大家一個觀念:

保險是一個長期性的契約,有情事原則變更的適用,這是因為醫療科技只會前進不會後退,早期很多需要住院才能施行的手術,都已經在門診就能處理了,等於同一個手術由住院手術變成門診手術(或是改用新形態的手術方式),不能因為這樣讓保險從理賠變成拒賠,這有違保險的最大誠信原則與對價平衡,因為保費一繳就是20年,卻變相限縮了理賠的範圍,這對保戶是極大的不公平。《延伸閱讀:Double Pay的保單不要碰》

但是保險公司卻屢見不鮮的有高比率用拒賠來處理,而引發了許多的反彈,故金管會也針對此狀況發了以下的函,明確的告知保險公司若保戶施行的手術符合以下幾點,就該照實理賠:

金管會函令
金管會函令

所以阿美重新連繫A公司的理賠科,將相關資料提供給理賠科,並做了以下陳述:

溝通內容
溝通內容

理賠結果

後續順利的要回了少賠的理賠金共4900元

更正後補賠的明細單
更正後補賠的明細單

從104年做手術,卻到109年才發現被少賠,雖然保險法第65條有規定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二年不行使而消滅,但第65條第二項也說明「危險發生後,利害關係人能證明其非因疏忽而不知情者,自其知情之日起算。」

故阿美是在109年收到補發的保單後,經核對條款與手術表後,才發現理賠金有落差,故還是能向A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針對104年的理賠做差額的請求。

當中阿美還有延遲利息年利1分的請求權,但阿美並不想去追討這延滯的利息,她覺得有要回少賠的理賠金已經很開心了,沛穎也尊重阿美的想法,就不跟A保險公司再去爭取這利息了。

結語

三個思考切入點,讓你避開保險規劃的盲區:

第一、越來越新的手術技術

從手術的方式變化最能映證醫療科技的進化,早期手術都要躺在手術台上被劃開一道大大的傷口,所以容易感染、術後的住院天數也長,但現在的醫療,都往小傷口邁進,出血量少也降低感染,住院天數跟著縮短,復原速度更快,甚至無須製造傷口,如海扶刀,是一種超音波手術,無傷口、不留血、無須插管麻醉,藉由超音波聚焦在腫瘤處,使焦點區域產生高溫,讓腫瘤組織壞死,達到無創消融腫瘤的目的。當手術都朝沒有洞的方式來做治療時,若所購買的醫療險還停留在要開傳統刀才算數時,或是往日的住院手術有一定比例往門診手術處理時,在無形中,我們依然每年繳著100%的保費,但理賠的範圍卻隨著醫療的進步不斷的縮小,這就完全失去了當初規劃保險的用意了。

第二、越來越短的住院天數

更新更快更好的手術科技所帶來就是更短的住院天數,依實務上來看,住院超過30天以上的比例極低,當開腦、開心臟、癌症手術等等都可以在2週內出院時,早期的住院醫療能提供多少的理賠效益呢?? 且住院天數縮短不代表醫療花費的降低,很常見的心臟支架手術往往只需3-5天的住院,但醫療費卻高達數十萬以上,自費醫材已成國人最大的醫療負擔,唯有順應醫療環境的改變同步調整保障規劃內容,讓保險跟得上醫療科近的速度,才不會面臨有買保險,卻不保險的窘境。

第三、越來越不可測的現在和未來

2020年教會我們的事叫做「措手不及」,一連串的事件都在考驗我們平時有無做好準備,當巨變成為日常,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彈性、備好存糧、檢視並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保戶自學系列-理賠篇03】有理賠問題,該怎麼發問?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7】想省錢,結果花更多?一次戳破終身醫療的五大迷思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3】三大指標挑選對的人,讓你避開衰竭的業務員

【理賠爭議實例】靜脈區張手術被少賠了!給你2個思維抓出少賠的手術理賠金

2025新生兒保險全攻略|推薦方案、必備險種、保費、體況問題

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新生兒保險全攻略,讓您一次搞懂新生兒保險該具備的險種、如何挑選、體況問題以及投保細項等重要事項。

聯絡我們

COPYRIGHT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