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戶自學系列-理賠篇01】買保險的動機決定了你可以領到多少理賠金
2021 Sep 05 保戶自學系列 必讀精選
買保險這件事,由於它是個無形的商品,無法被觸摸、被看見,也無法先試用,在很多時候你並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但又得固定且長期的繳費,因此,買保險本身就是個違反人性的行為,一般在沒有動機的情況下,是不會想去關注這件事的。
身為一個保險從業人員,站在一個「賣方」的角度來看,你不會因為便宜而買、也不會因為贈品而買,因此沒有辦法讓沒有動機的人行動,也不太容易靠話術或人情說服沒動機的人購買,因此若是業務員在沒搞清楚客戶需求的情況下,就一昧的進行推銷,往往只會讓沒動機的更沒動機、也會讓原本有一絲購買意願的人 感到不悅而打退堂鼓,這也是為何很多時候的主動行銷是令人厭惡的。
但保險是一個人生財務配置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當買保險的動機出現時,帶著各自不同動機而來買保險的保戶們,往往會獲得到不同的體驗,有的體驗是「好家在,還好有買」、有的體驗卻是「都碼騙人的,早知道就不要買了」,會有這樣的差異,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我分析了我的客戶組合,通常會主動來找我諮詢做保險規劃的朋友們,他們的買保險動機大約有這幾種類型:
動機一:理賠金校正
我們大部分手上都有舊保單,都是小時候爸爸媽媽幫我們投保的,但這些舊保單的保護效果是隨著投保時間越長而越縮水的,因此這些舊保單終於在 N年後「開箱實測」時,結果往往都是滿滿的負評。
負評來自於理賠金的落差,我們都以為這次醫療我花了xx 元,繳錢繳這麼多年,終於要來用保險了,滿心期待的等著理賠下來,結果卻跟你想的不一樣。
就拿白內障手術來說,現在的人都用3C用很兇,個個都用眼過度,3、40歲就需要做白內障手術的人不在少數,加上去眼科諮詢之後,很多人都會選擇新式的手術與最好的醫材,這是人之常情,換作是我,我也會選最好的,眼睛是靈魂之窗,當然要挑最好的醫材來放入自己眼眶內。(這跟錢無關,跟安心感有關)。
白內障手術是個很常規的小手術,但它的花費卻很高貴,但為了眼睛也只能硬著頭皮花下去,而理賠金卻有巨大的差異,很常看到同樣單眼花了10多萬,有人獲得全額理賠、有人卻只有3~5萬的理賠金,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做「理賠金的校正」。
因此,這些這些朋友們都是在看到身旁的人遇到了這樣的窘境,而擔心自己也會面臨相同情況,便來找我做理賠金校正的服務,畢竟人吃五穀雜糧,器官就是會隨著年紀一天天的老化、會需要更換,若不及時做理賠金校正,往後的花費可是繳保費的數十倍以上阿。
(理賠金校正不只是舊保單需要,就算是比較近期投保的保單也可能因為條款寫法的限制,理賠金也是會輸人家一大截的,故最好的檢查方式就是詢問業務員,請他試算白內障的理賠金給你,讓你比較好判斷哦)
動機二:我的服務可以解決他們的痛點
我從2、3年前開始就在做理賠爭議處理與諮詢的服務,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陌生朋友都是為此而來的,為什麼說是陌生朋友呢 ? 因為他們都是在臉書上找到我的,我們彼此都是陌生人。
賣保險的人很多,但能協助處理理賠的人很少,這是事實,雖然滿諷刺的。
買保險是買一份法律契約,是買一個法律關係,所以雙方(保險公司、要保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都有法條來規範著,從業務員對你行銷開始到真的投保完成、後續的契約變更(改地址、電話、受益人、職業類別)、到理賠申請,這一連串的行為都圍繞著法條走,稍一不慎都是造成理賠金卡住的關鍵。
有買保險,卻領不到理賠金,有比這個還痛的嗎?
唯有痛過,才能更感受到買保險的最大關鍵點是「選對人投保」,能在你最需要協助的時候,有能力站出來捍衛你的權益,跟保險公司抗衡的,就是你挑選的這個人;但往往讓你一人孤身面對拒賠、讓你自己愁容滿面的,也可能就是你挑選的那個人。
我的部落格內的每篇理賠爭議實例,都是一個個焦急心慌、與不滿的保戶,為什麼買個保險卻換來這樣的感受呢? 若你也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慎選業務員就是投保時最重要最重要的事了。
保險,要有保險,從選對人開始。
當你的業務員在理賠這方面無法提供協助時,那就得進行「業務員校正了」
動機三:觀察你已久覺得可以信任
這是默默淺水的一群朋友們,過往在保險的體驗是糟糕的,可能是對業務員的服務不滿、或是覺得自己買錯保險了,總之就是處在一個不信任保險的狀態之下,但在無意中看了我臉書上的持續貼文,便默默的觀察著,也慢慢的認同我的保理念,在適當的時機下,便會開始向我提出保險諮詢並轉介紹給他們的親友。
綜合以上三種會來找我購買保險的動機比例,是佔我保戶比例的7成左右,其餘的3成就是舊保戶轉介紹與保險社團中隨意開發的客戶。
但不論是抱著哪一種動機而來,都有個最大的動機要被滿足,就是「獲得足額的理賠金」,一旦這個動機被滿足了,當保險開箱實測時,就能獲得正面的評價。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有人買保險的動機不是這種的嗎?? 會有人想買一個「理賠時賠很少、但保費繳很多的保險嗎」?就是有,而且還很多人。
舉凡抱著
- 買交代型:「只想買個基本的,有買就好了」、
- 以為這樣穩賺型:「只想要繳20年就不用再繳的那種」、「覺得自己是天公之子,都不會有用到保險的一天,所以指定要那種沒用到會退還保費的,這樣才不會虧」、
- 買個長工型:「跟這個業務買比較便宜、會另外包紅包給我,很會做人」、「很在意業務有無逢三節就送禮、年曆是送幾隻,要能隨傳隨到,其他的都不重要」
- 賭博型:「買保險是業務的事,我自己才不想了解哩,反正都聽業務員的就好」……
保險最大的功效就是給你錢,而當你不在乎理賠金,不把理賠金金額多寡給列為投保時的最大重點時,而只在意上述那些「點」時,那你買的保險很可能就會失焦,保險,變得一點也不保險
你的起始動機為何,你選擇購買的保單與所挑選的業務員就會「如你所願」,而 你領到的理賠金就會如實的呈現出你的選擇。
回想一下,你手上的保單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購買的呢? 它真的有達到可以解決你想解決的那個問題的效力嗎??是單純買心安的、還是要真的可以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