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回主選單
    • 最新文章
    • 新生兒保險指南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 理賠爭議實例
    • 保戶自學系列
    •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 理賠共學團
    •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最新文章 新生兒保險指南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理賠爭議實例 保戶自學系列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理賠共學團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理賠共學團 (7)
  • 保戶自學系列 (12)
  • 必讀精選 (12)
  • 理賠爭議實例 (29)
  • 沛穎漫談 (5)
  • 從判決看人性 (3)
  • 新生兒保險指南 (1)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系列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我選擇用WordPress自架網站的五大理由

我選擇用WordPress自架網站的五大理由

2021 Aug 25 沛穎漫談
內容目錄
  1. 一、個人品牌建立的必要性
  2. 二、評估並挑選適合的平台
  3. 三、方便來我家玩
  4. 四、長尾效應
  5. 五、深入經營
  6. 結語

前2天收到了我的blog主機商的mail,通知說我的domain name要到期了,domain name就是我網站「保險N次方」的網址 (Peiyinginsur.com),這每年都需要續訂,你才可以繼續擁有這個網址。

所以我自學用WordPress架站快要1年了,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好不可思議,從一個完全不懂得小菜菜,靠著自學生出這一個還可以看的網站,覺得要肯定我自己一下。

這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崩潰是不為外人所知的,尤其每天都要操煩網站是否可以正常開啟、是否還正常運作,然後看到信箱的英文mail就神經緊繃,想說又有什麼外掛要處理了、還是哪邊又要更新了,總之就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擔憂點。

既然這麼麻煩,那為何我還要硬著頭皮,抱著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就是要採用WordPress「自己的blog自己架」呢?我是這樣想的:

一、個人品牌建立的必要性

保險業已經有近40萬大軍了,我到底跟其他業務員的差異在哪裡?我的服務是什麼?我的客戶需要什麼?我要怎樣跟他們溝通?跟我買保險與跟別人買保險的差別是什麼?有什麼是我的不可取代性呢?

若是都做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賣一樣的商品,那麼我就是淹沒在40萬業務大軍裡,那麼我的職涯只會越走越辛苦,因為太容易被取代了。

所以豎立自己的扛棒是勢在必行,因為保險商品會改版、會停售,公司若有什麼負面新聞也會受到影響,唯有聚焦在自己身上,才可以將這些外在不可控的因素給降到最低,我只需要專心賣一項產品即可,那就是「我自己」。

而打造個人品牌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當潛在客戶購買保險的動機與時機都具備時,能因為我們在他們腦海中留有印象,而能立即想到我們。

個人品牌是一種客戶心佔率的指標,指標越高你就越不可取代。

二、評估並挑選適合的平台

FB、FB粉絲頁、Youtube、IG、Podcast,又要選哪一個來做發聲管道呢?若你們有去搜尋時,你會發現以上每一種平台都有數十個以上保險同業在經營,總不能每一個都給我來一個吧?這樣的時間投入成本會太高,且每個平台的所需技能門檻也都不同,我自己評估過後是無法每一個都 1的。

我的評估方式有三:

  • 我的核心專業適合怎樣的呈現方式
  • 我的客戶在哪一個平台居多?
  • 我擅長產出的方式為何?

我是很明確的聚焦在保險理賠上面,而保險理賠是一個靜態理性的資訊,「文字」是它最好的呈現方式,也是效果最佳的方式,文字可以讓我將完整的脈絡給表達清楚,又方便讓人重複閱讀。

我自我分析過我的客群年齡,大約跟我同世代上下五歲佔最多數,而他們最常用的就是FB,我臉書的貼文有滿高比例是偏長文的,代表這些客戶都是不排斥閱讀長文的,相對來說Youtube、IG、Podcast就比較少客戶在接觸。

而文字產出也是技術門檻最低的,要玩IG,還要考量到製作圖文的能力、要玩Podcast要考量到錄音設備與剪接能力,更別提錄製影片放上Youtube,所需要的能力更高,這都是一道道的門檻,要產出之前就得先翻過這些技術門檻,而文字就不同了,也是我比較擅長的。

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部份才能有動力持續產出,因為不管你選擇哪一個平台都好,大魔王永遠是你有無持續在做這件事,你們可以去看很多的保險粉絲頁或IG,有滿高比例是當事人已停止更新的,空有帳號卻無持續更新的內容產出,這就很可惜了。

因此挑選合適的平台需要考量到各個面向,而非現在流行什麼就想說那我也來弄一個好了,若不是自己擅長的方式與能大量且持續的產出,那麼就還不如不要分散經營,專心聚焦在一個平台上的產出就好,把時間花在能創造出自己最強優勢的地方。

三、方便來我家玩

如前面提到的要做個人品牌,終究是要跟自身提供的服務能做結合的,才能轉化為商業模式,故這個平台要能讓人能夠輕鬆的認識我與輕易的接觸到我,舊客戶要幫我轉介紹時的介紹成本也低,好比說:

有朋友在問你有無認識的保險業務,你說:「欸,我跟你說,有個叫劉沛穎的還不錯,她處理滿多保險拒賠的,她有個blog,裡面有寫不少她處理過的案子,也有跟保險相關的觀念文章。你之前不是聊說之前的業務問他理賠問題都不知道嗎?讓你很不開心,也在喊著說想要自己多了解一點保險相關知識,她最近的文章都在寫這類型的主題,你去看看,我把網址用line傳給你。」

這時候,這位被介紹人可能看了文章之後,覺得還不錯,又閱讀了更多的文章,然後可以將我的blog加入我的最愛,或是訂閱我的電子報,這樣這位朋友就能慢慢認識劉沛穎這個人了。

因此我的家要容易讓大家來,也是邀請大家來認識我的地方。

為了要讓大家容易來我家,那麼我家就要很容易被「找到」才行,總不能要來我家還得翻山越嶺的才能找到吧?所以能被「搜尋」的到就很重要了,畢竟現代人若遇到問題,就是萬事問Google,這是最直覺的行動,故只要相關關鍵字的搜尋,就會有更多潛在客戶來到我的blog,看了我的文章獲得他要的解答。

另外文章類型可以做分類,將同一主題的文章歸納在一起,會讓人更好閱讀及繼續閱讀,不會為了找一篇文章而迷路。

這些都是blog能做到的事,而IG或Podcast這方面就比較劣勢。

另外,我家可以由我掌控,就是我可以自由的裝潢我家,用WordPress架站就有這樣的自由度,任你揮灑。然而一般常見的blog平台,如痞客邦、Blogger、Medium、Matters等等,都是固定的版型,你要做變更是不可行的,且未來的延伸性也很低,更別提哪天突然要關站,那就更頭大了(重演無名小站的悲劇),所以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自己的家,不要在別人的土地上建房子,所以我一開始就沒考慮過要用現成的blog平台。

而FB、FB粉絲頁、IG更是會受到演算法的影響,你不知道你的家會不會被看見,可能今天有被看見,然後明天又看不見了,這對經營是很傷的,且他們屬於流水式的平台,你一篇好文的保存期限很短,有時連你自己都找不到了,會有客戶為了想看你的一篇文而有耐心的去滑你半年、1年的臉書或IG嗎?

好搜尋、好分類、好分享、好傳播,這四個「好」,才是建立「我家」的核心指標。

四、長尾效應

文字是最底層的創作,除了可以打造自己的知識庫外,更能被保存下來,只要網站還在,寫過的文章就都會在,每一次的Google都會帶來一批新的人,而每篇文章會在每一次的Google中重複被看見,比如說我寫一篇「十個你不該買終身醫療的理由」,我只要寫一次,除了可以做為與客戶會談的基礎外,更可以讓無數個不認識我的人來認識我,可能五年後都還有人可以持續因為這篇文章而來到我的家。

Google,就是我與這些陌生朋友們的橋樑。

除此之外,往後要做內容重製時是現成的腳本,像是做Podcast,總要有大綱,你才能言之有物、現成的大綱就是文章內容,另外要做IG時,更是可以把文章內容來轉成圖文,要開一個粉絲頁,也可以把曾經寫過的文章精簡一下變成短篇版來發文,要拍影片做Youtube,更是現成的劇本,    總之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哪一種平台,你都無須從0開始,文字就是一切的根本,所以萬法歸宗,擁有自己的blog是必然的事。

五、深入經營

自己架的網站,自由度很高,可以延伸出很多東西,比如這個電子報,可以讓大家更認識我,我也能累積我們之間的信任資產,日後也可以放上電子書(來個「理賠100問」),讓大家自由下載之類的,總之,玩法有很多,一點都不受限。

網路時代,你不發聲等於你不存在,一個好的發聲管道,能安放你的所有思考脈絡,也能成為帶路雞向更多人展示你的服務內容。

結語

行銷,是為了理解而存在

理解目標客戶的痛點為何?理解目標客戶都在那些地方出現?理解我的服務對目標客戶的價值為何?理解要如何呈現自己的服務?

我選擇了自架網站來當我的「家」,希望大家三不五時可以來我家玩。

最後也跟大家分享我是怎麼學習架站的,我是透過《網站帶路姬》這網站來學習的,他有一個5天自學衝刺班架站的課程,是免費的,照著做你也會有自己的家。外面請人架一個網站也要好幾萬,還可能架出來不是你想要的,但跟著帶路姬一起實做,要打造出自己想要的家一點都不難。

衍伸閱讀:

  • 【解除契約系列爭議三】 以為感冒不用告知,卻慘遭被解除契約?又要怎麼判斷是否要告知呢?
  • 想學保險理賠?你一定要懂個案研討的重要性
  •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7】想省錢,結果花更多?一次戳破終身醫療的五大迷思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痔瘡好了又長為什麼會被拒賠?已在疾病與既往症又該如何分辨?

體外震波碎石術居然被拒賠了!為什麼曾經有過結石就不理賠呢?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1】三個觀念與三大指標,讓你不用蒙眼買保險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4】不要買會讓你雙重付費的保險

【業務員視角】關於理賠問題,我是這樣檢視的

【媽媽必讀一】前胎剖腹所以這胎也得剖腹的三種理賠爭議

聯絡我們

COPYRIGHT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