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回主選單
    • 最新文章
    • 新生兒保險指南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 理賠爭議實例
    • 保戶自學系列
    •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 理賠共學團
    •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回主選單
    •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 首頁
  • 必讀精選
  • 文章總覽
    最新文章 新生兒保險指南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 理賠爭議實例 保戶自學系列 從保險判決看人性 理賠共學團 沛穎漫談
  • 服務項目
    保單規劃服務
  • 電子報訂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理賠共學團 (7)
  • 保戶自學系列 (12)
  • 必讀精選 (12)
  • 理賠爭議實例 (29)
  • 沛穎漫談 (5)
  • 從判決看人性 (3)
  • 新生兒保險指南 (1)
  • 成熟大人必備保障系列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理賠爭議實例】流產了,為什麼採用藥物流產卻不理賠呢?

【理賠爭議實例】流產了,為什麼採用藥物流產卻不理賠呢?

2021 Mar 07 理賠爭議實例
內容目錄
  1. 自然流產
  2. 人工流產
  3. 拒賠理由
  4. 保單條款怎麼寫的
    1. 這階段的小總結
  5. 健保對於流產手術的規範
  6. 溝通的切入點
  7. 結語

從驗孕棒驗出兩條線,到寶寶順利生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自然淘汰的機制下,在妊娠12週前約有15%~20%的自然流產率,比例不算低。雙和醫院主治醫師宋碧琳表示,「流產」是指妊娠20週以前,非人為因素導致胎兒脫離母體,此時的胎兒無法存活。

流產後,胚胎要如何離開母體?分為自然與人工方式:

自然流產

確定胚胎萎縮後,可等著胚胎自行排出,就像生理期一般的出血。但宋碧琳醫師表示,「如果兩週還不見胚胎排出,就使用藥物塞進陰道,軟化子宮頸,讓子宮收縮將萎縮的胚胎排出」。

人工流產

可分為藥物與手術。手術方式需要在麻醉下進行,視週數大小使用適合的手術方式,一般來說,真空吸引術適用於懷孕10週內,以吸引方式取出胚胎;子宮刮清術常用於懷孕10至12週,以真空配合刮除方式取出子宮內胎兒及內膜組織。「醫師有時為避免傷害子宮,保護內膜,可能會進行1至2次手術,將妊娠組織完全取出乾淨」。

藥物流產 的最佳合適天數是7周內,超過周數越多越容易失敗,據統計約有5-8%可能無法完全自然排出,後續仍需要採用手術把殘餘胚胎取出,但超過7周也是可以用讓子宮收縮的藥物來引產。

(更多關於流產的資訊可詳見此篇:一篇就夠,整理流產/小產須知)

小如也面臨到了這個問題,她在懷孕12周時因胚胎無心跳,醫生採用藥物流產的方式來讓胚胎自然排出,送出理賠申請之後,被保險公司直接退件處理…

拒賠理由

診斷書
診斷書

保險公司的說法是:「藥物流產非手術」,因此礙難給付理賠金。

沛穎藉由小如的案例來與您分享這過程看看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

保單條款怎麼寫的

手術理賠金條款
手術理賠金條款

上方條款對於手術理賠金的給付重點是:

  1. 外科手術費用的理賠金計算方式:限額*手術名稱及費用表
  2. 若施行的手術不在手術名稱及費用表時,採協議理賠

直白的來說,若施行的手術有在手術名稱費用表內時,就可以獲得手術理賠金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流產是否有在手術表上:

條款內的手術表
條款內的手術表

手術表上明確的把「流產」納入手術理賠金的範圍內,照理說小如的理賠申請應該沒問題才是,怎會被退件處理呢??

因為這邊尚有一個關鍵點沒有釐清:

前述的手術理賠金條款中所寫到的是「外科手術費用理賠金」,故需要是外科手術 該手術有在手術表上,才能獲得理賠。

那什麼手術才是外科手術? 我們來看條款有無特別的說明,這部分可從條款中的名詞解釋來尋找。

條款中的名詞解釋
條款中的名詞解釋

嗯….外科手術並沒有被明確的定義,我們需要找更多的資訊來釐清這部分

這階段的小總結

需要是外科手術的流產才能獲理賠金,小如所做的藥物流產被保險公司認定為非外科手術,故不予理賠。」(但外科手術在條款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

健保對於流產手術的規範

健保支付章節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對於引產的說明
健保支付章節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對於引產的說明

在健保支付章節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中可查到「81009C、81010C」這2個與流產有關的代碼,同時也標明了治療性引產也比照申報。

而醫療實務上,引產本身就視胚胎的周數大小來決定是採用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這是行之有年的治療方式,也是醫界的常規流程。

溝通的切入點

  1. 「流產」本身已在手術表內,屬於該險種的承保範圍
  2. 採用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3. 「外科手術」在條款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
  4. 健保227節中也把治療性引產納入同一個代碼申報
  5. 金管會函釋「被保險人罹患之疾病屬給付範圍,且醫療行為屬高度替代性者,建議視個案事實與保戶採從寬認定方式處理。
  6. 台南地院99年保險字第21號判決(關於手術一詞未明確定義時的判定)

後續與保險公司達成共識,小如順利的領到了理賠金。

結語

小如的案件本身的醫療花費與理賠金額都只有數千元,但與保險公司的溝通過程一點也不省力。

手術本身是個日新月異的工具,它就像是一列直衝的高鐵,一路往前狂飆,但偏偏保險條款跟不上手術更新的速度,加上手術種類與手術方式百百種,條款本身就有它的侷限性,並無法將所有的手術都納入,因此手術的爭議向來都是在理賠爭議的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我能給大家的建議如下:

一、挑選條款寫法限制較少的

「 手術理賠金 VS 外科手術理賠金」,多了2個字就把承保範圍給限縮了不少,這種小細節就得仰賴業務員平時對於條款的解讀能力,在挑選規劃保險時,請務必與業務員朋友多多著墨在這部分,這比保費的 高低更值得你重視。

二、保險是個法律契約,請挑選懂「法」的業務朋友

條款就是一個險種的遊戲規則,什麼該賠、那些不賠、所有的權利義務都在條款中寫的清清楚楚的,一個懂法的業務朋友會在你的權益受損時,發揮他的最大功用–「排除障礙」,一個懂法的業務員會是你 保險防護網的第一道防線。

關於手術的理賠爭議可延伸閱讀此篇:靜脈區張手術被少賠了!給你2個思維抓出少賠的手術理賠金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2025新生兒保險全攻略|推薦方案、必備險種、保費、體況問題

本文將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新生兒保險全攻略,讓您一次搞懂新生兒保險該具備的險種、如何挑選、體況問題以及投保細項等重要事項。

【媽媽必讀一】前胎剖腹所以這胎也得剖腹的三種理賠爭議

注意!門診手術只能在醫院才能理賠的限制,二個解方讓你拿回理賠金

本文詳細探討了門診手術和住院手術的差異、地點的定義、保單的條款以及評議中心和金管會對理賠爭議的函文。如果您也遭遇了類似的保險理賠問題,我們提供了兩種解方,可以幫助您拿回被拒賠的門診手術理賠金。

做了脊椎滑脫手術申請理賠,卻被說跟保單停效有關係而不理賠?

【意外險爭議系列一】打球導致腰椎受傷而出現背痛,為什麼意外險拒賠?又該如何證明是意外呢?

【保戶自學系列-投保篇06】投保時不實告知會怎樣?你一定要知道的四大理賠爭議

聯絡我們

COPYRIGHT ©保險N次方|讓保險有保險、保險規劃與理賠爭議處理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